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走势> [财经新闻]挤挤挤还是拼拼拼?拼车会是我们出行方式的下一站吗……

[财经新闻]挤挤挤还是拼拼拼?拼车会是我们出行方式的下一站吗……

2022-05-03 00:32:59


  随着“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的战略合并,搅得出租车市场风生水起的打车大战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跟着国际专车服务公司——Uber进入中国市场,专车之争又燃战火,可还没等专车大战告一段落,网络巨头们的野心又投向了拼车领域。
  不久前,滴滴打车发布消息,表示将于近期在北上广深上线拼车业务,目前已开始在线招募车主,并为成功注册的车主提供补贴。除了行业龙头,天天用车、51用车、微微拼车等几十家创业公司也在做此类业务。

  在出行领域,比出租车更舒适、比专车更便宜的拼车业务正悄然生长。

互联网“搅局”出租车行业
打车、专车、拼车 你选哪个?

  对于都市白领来说,上下班出行已成了一个让人头疼又难解决的问题。

  家住在湖墅南路,工作在体育场路的小吴总觉得家离单位不远,可公共交通没有直达、打的又不合算,出行上一直找不到最合适的方式。然而,近些年作为传统服务行业,出租车行业受到互联网影响甚深,人们的出行方式也随着有着明显的变化。

  人们对去年快的、滴滴两款打车软件大战,至今仍记忆犹新。“去年滴滴、快的烧钱大战,让打车变的格外便宜,那一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在打的。”小吴回想,他每天上下班就用手机轮流切换两个打车软件,哪个便宜用哪个。

  不过,这种“疯狂补贴”造成的出行便利并未改变出租行业的本质,在2015年情人节两家宣布合并后,随着补贴的减少或消失这类打车软件持续降温,“打车难”问题再次凸显。

  而另一种新的打车模式趁机杀入出租车行业市场,国内打车应用战火升格转移到城市用车一族的中高端人群,专车服务应运而生。2014年10月,美国用车应用UBER进入杭州市场,一开始主打的是高端的打车服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车服务。整洁舒适的高端车型、彬彬有礼的司机都是传统出租车无法媲美,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其最好的口碑,但总体来说并未和滴滴、快的两家本土打车软件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

  然而对每天要上下班的小白领们来说,实惠才是硬道理:打出租车太难,打专车太贵。不过在上月下旬,UBER旗下的最具特色的产品“人民优步”宣布再次降价30%后,并打出了“公益拼车”的概念,一时间人民优步在小伙伴们的朋友圈内迅速升温。

  为了拼抢市场,快的旗下的“一号专车”近日对外宣布,非营利性搭车服务“一号快车”正式上线,强调的也是乘客和司机双方“分担”用车成本。有了大佬、巨头们的纷纷加入,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拼车”市场战火一触即发。

  在不涉及法律风险的前提下,比出租车便宜一半的价格,类似专车的用户体验,甚至符合共享环保的绿色理念,这些诱人的理由似乎都让“拼车”应当成为现代白领上下班的优先之选。

拼车行业不温不火
共享经济能否接盘出行市场?

  为何众多打车软件纷纷将目标投向了拼车市场?2014年年初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将拼车行为与黑车服务进行区分,鼓励人民群众拼车出行,成为首个将拼车合法化的城市。虽然目前各个城市对“有偿拼车是否合法”的态度不一,但已经有大批创业者开始涌入拼车行业。

  那么,拼车会是我们出行的下一站吗?

  记者做了简单搜索:目前安卓系统中适配搜索出的拼车软件多达50余款,IOS系统中也有超过40款,排名在前的有微微拼车、AA拼车、爱拼车、嘀嗒拼车、天天用车等,和uber、快的不同,大多拼车软件主打的是上下班通勤的合乘、节假日返乡、旅游的长途合乘等。拼车APP充当的则是中介作用,激活私家车,连接用户与车主,简化了利益链各方流程,双方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而是互相协商,分担出行成本的平等关系。

  而根据创业邦研究中心数据监测,截至2015年3月31日,有三家拼车应用的下载量超过1000万次。微微拼车下载量为1572.9万次位居榜首,拼车帮和AA拼车的下载量相差不大,分别为第二、第三的位置。51用车、多多拼车、爱拼车、嘀嗒拼车的下载量分别为665万次、368万次、344万次和242万次。

  可以看出,不同于打车和专车软件的火速蹿红,在资本市场频获风投的拼车软件在大众出行中并不算流行。问题出在哪儿?

  家住滨江,单位在体育场路建国路口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经想要寻找上下班时间差不多的顺路人一起分担油费,但下了几款软件之后发现匹配程度不高。“有一次给我推送的乘客是到华星大厦的(西湖区文三路),也太绕远,我如果送了他,自己上班都要迟到了,我就怒卸了。”

  这并不是刘女士一个人遇到的情况,“线路的匹配率和订单的响应率问题一直存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同一路线的拼车人数,哪些人接受拼车,司机的诚信度如何,拼到车的几率与时间效率是否在预想范围之内,如何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责任如何界定等等都是问题。”

  对此,一号快车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目前国内拼车基本上是一对一,“由于大众对多拼的接受度不高,一对一的成功率会更高”。“另外,一号快车的后台推送逻辑与一号专车相同,是抢单模式。”

  爱拼车创始人之一杨洋也相信,巨大的私家车空驶率是拼车市场的成长空间。“我们的产品多次迭代,也是希望用更有效的算法解决供需对接和用户体验的问题。”

  在杨洋看来,拼车最大的困难并不是技术,而是人们的拼车观念。虽然很多人确实有拼车的需求,但真正让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来改变生活方式,还需要很大努力。“特别是在中国的现阶段,人们对汽车的理解更多的是个人财产的概念,要转到纯粹的交通工具,以及法律法规对新兴事物的认可及规范,还需要一段时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