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预期>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 顶级财经调查记者必看?(不得转载)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手段 顶级财经调查记者必看?(不得转载)

2022-05-16 23:22:31

媒体人的标配,新闻学子的第二课堂

记者摇篮 新闻黄埔

喜欢就关注:深度突击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手段

顶级财经调查记者必看


(深度突击 内部交流 不欢迎转载 法律追责)


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


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


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


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


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


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


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

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且估价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容易露出马脚。


有了银广夏和郑百文虚构销售记录被发现的前车之鉴,后来的造假者倾向于更安全的造假手段;“其他应收款”则来无影去无踪,除非派出专业人士进行详细调查,很难抓到确实证据。


对于服务业企业来讲,由于销售的不是产品,当然不可能有“应收账款”,如果要做假账,只能在“其他应收款”上做手脚。


在中国股市,“其他应收款”居高不下的公司很多,真的被查明做假账的却少之又少。


换一个角度思考,许多公司的高额“其他应收款”不完全是虚构利润的结果,而是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结果。


早在2001年,中国上市公司就进行了大规模清理欠款的努力,大部分欠款都是大股东挪用资金的结果,而且大部分以“其他应收款”的名义进入会计账目。


在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下,大股东想企业资金简直是易如反掌;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做假账,但肯定是一种违规行为。


二、与“应收账款”相连的“坏账准备金”


与应收账款相对应的关键词是“坏账准备金”,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坏账准备金一个百分点的变化都可能造成净利润的急剧变化。

举个例子,波音公司每年销售的客运飞机价值是以十亿美圆计算的,这些飞机都是分期付款,只要坏账准备金变化一个百分点,波音公司的净利润就会出现上千万美圆的变化,对股价产生戏剧性影响。


1999年之前,中国会计制度对坏账准备金规定很不严格,大部分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都很低,有的甚至低到0.1%,远远低于国际惯例。


1999年是中国会计政策的转折点,坏账准备金比例明显增高,一般制造业企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都在3%以上。


但是国家不可能硬性规定所有行业的坏账准备金比例,留给企业自主操纵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从西方企业的实践来看,利用坏账准备金做假账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多计,一种是少计。


少计坏账准备金很容易理解,这样可以增加利润,提高股价;多计坏账准备金则一般发生在经营情况恶劣的年份或者更换CEO的年份,新任CEO往往倾向于把第一年的业绩搞的特别差,把大量资金划入坏账准备金,反正可以把责任推到前任CEO头上;


由于第一年多计了坏账准备金,以后几年就可以少计甚至不计,利润当然会大大提高,这些功劳都会被记在新任CEO头上。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用第一年的坏成绩换以后多年的好成绩,在西方被形象的称为“大洗澡”。中国有没有“大洗澡”的现象呢?肯定有,而且为数不少。


理论上讲,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金比例应该根据账龄而变化,账龄越长的账款,遭遇赖账的可能性越大,坏账准备金比例也应该越高;某些时间太长的账款已经失去了偿还的可能,应该予以勾销,承认损失。


对于已经肯定无法偿还的账款,比如对方破产,应该尽快予以勾销。


遗憾的是,目前仍然有部分上市公司对所有“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按照同一比例计提,完全不考虑账龄的因素,甚至根本不公布账龄结构。


在阅读公司财务报表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它是否公布了应收账款的账龄,是否按照账龄确定坏账准备金,是否及时勾销了因长期拖欠或对方破产而无法偿还的应收账款;如果答案是“否”,我们就应该高度警惕。


三、最大的黑洞--固定资产投资


许多中国上市公司的历史就是不断募集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历史,他们发行股票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发配股是为了固定资产投资,不分配利润也是为了省钱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的阴影里,是否隐藏着违规操作的痕迹?


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司做假账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是这种假账不可能做的太过分。


公司可以故意夸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借机转移资金,使股东蒙受损失;也可以故意低估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或者在财务报表中故意延长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减少每一年的成本或费用,借此抬高公司净利润--这些夸大或者低估都是有限的。


如果一家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上做的手脚太过火,很容易被人看出马脚,因为固定资产是无法移动的,很容易审查;虽然其市场价格往往很难估算,但其投资成本还是可以估算的。监管部门如果想搞清楚某家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很大水分,只需要带上一些固定资产评估专家到工地上去看一看,做一个简单的调查,真相就可以大白于天下。


事实就是如此简单,但是在中国,仍然有许多虚假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没有被揭露,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投资者,对此都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如果一个投资者对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造假现象抱有警惕性,他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调查:


上市公司承诺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有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完工?


比如某家公司在2010年开始建设一家新工厂,承诺在2013年完工,但是在2013年度报告中又宣布推迟,就很值得怀疑了。


项目完工并不意味着发挥效益,许多项目在完工几个月甚至几年后仍然无法发挥效益,或者刚刚发挥效益又因故重新整顿,这就更值得怀疑了。如果董事会在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中没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该公司在搞“钓鱼工程”,或者干脆就是在搞“纸上工程”。


目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呈现高额化、长期化趋势,承诺投入的资金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项目建设周期动辄三五年甚至七八年,仅仅完成土建封顶的时间就很漫长,更不要说发挥效益了。这样漫长的建设周期,这样缓慢的投资进度,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做假账的充裕空间,比那些“短平快”的小规模工程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监管部门清查的难度也更大。即使真的调查清楚,往往也要等到工程接近完工的时候,那时投资者的损失已经很难挽回了。


四、难以捉摸的“其他业务利润”


从财务会计的角度来看,操纵“其他业务利润”比操纵“主营业务利润”更方便,更不容易被察觉。因为在损益表上,主营业务涉及的记录比其他业务要多的多,主营业务的收入和成本都必须妥善登记,其他业务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登记利润就可以了。对于工业公司来说,伪造主营业务收入必须伪造大量货物单据(也就是伪造“应收账款”),这种赤裸裸的造假很容易被识破;伪造其他业务利润则比较温和,投资者往往不会注意。


为了消除投资者可能产生的疑问,许多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往往玩弄文字游戏,把某些模糊的业务在“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之间颠来倒去,稍微粗心的投资者就会受骗。


比如某家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把“主营业务”定义为“房地产、酒店和旅游度假业”,但是在主营业务利润中却只计算房地产的利润,把酒店和旅游度假业都归入其他业务利润,这显然与年度报告的说法是矛盾的。


在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混乱局面下,也不能排除某些公司把某项业务利润同时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可能。


普通投资者,不可能深入调查某家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是不是伪造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分析出一定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业务利润”严重不成比例,甚至是“其他业务利润”高于“主营业务利润”,我们就有理由怀疑它做了假账。


中国投资者和证券媒体没有意识到上市公司的“其他业务利润”可能存在造假行为,也并非完全出于疏忽,因为上市公司不好好做自己的主营业务,反而热衷于在“其他业务”上大捞一笔,在中国股市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公司名义上是“运用闲置资金”进行短期经营或投资(实为投机)活动,其实是什么赚钱做什么,完全不把主营业务当一回事。


追逐利润固然是资本的天性,但是作为资本数额很大、负有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如此目光短浅的追求短期利润,对公司前景根本没有长远战略,无疑会损害股东乃至整个社会的长期利益。


这种目光短浅的不良倾向必须得到遏制,但仅仅依靠证监会和投资者的力量恐怕难以有效遏制,必须同时依靠国家计划部门的宏观调控,才有希望刹住这股蔓延已久的歪风。


曾经在中国股市名噪一时的“戴梦得”就是一个例子,它原本是中国股市罕见的珠宝题材股票,但是从2002年就开始“逐渐转卖毛利率较低的珠宝生产线”,义无返顾的投入了炒作房地产的大潮。戴梦得(已经改名“中宝股份”)在2003年初完成了向房地产公司的转化,主要经营港口地皮;但是转化为房地产公司并不能增加它的业绩,直到今天,中宝股份仍然是一家净资产收益率不尽人意的冷门股票。由此可见,从一个较冷门的行业转到较热门的行业,并不一定会带来业绩的相应提升;如果所有上市公司都往少数热门行业挤,造成的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


五、债务偿还能力


衡量一家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主要有两个标准:一是流动比例,即用该公司的流动资产比上流动负债;二是速动比例,即用该公司的速动资产(主要是现金和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很容易变现的资产)比上流动负债。一般认为工业企业的流动比例应该大于2,速动比例应该大于1,否则资金周转就可能出现问题。


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与现金流量表有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速动比例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现金净流入,速动比例的下降则伴随着现金净流出,因为现金是最重要的速动资产。但是,某些企业在现金缺乏的情况下,仍然能保持比较高的速动比例,因为它们的速动资产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这种速动资产质量是很低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考察该企业的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如果现金比例太少是很危险的。许多上市公司正是通过操纵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一方面抬高利润,一方面维持债务偿还能力的假象,从银行手中源源不断的骗得新的贷款。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时刻记住:只有冰冷的现金才是最真实的,如果现金的情况不好,其他的情况再好也难以信任。


如果一家企业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例良好,现金又很充裕,我们是否就能完全信任它?答案是否定的。现金固然是真实的,但也要看看现金的来源--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还是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预示着企业的长期经营能力,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反应着企业管理层的投资眼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只能说明企业从外部筹集资金的能力,如贷款、增发股票等。


刚刚上市或配股的公司一般都有充裕的现金,这并不能说明它是一家好公司。


恰恰相反,以造假和配股为中心的“中国股市圈钱模式”可以用以下公式概括:操纵利润-抬高股价-增发配股-圈得现金-提高信用等级-申请更多银行贷款-继续操纵利润,这个模式可以一直循环下去,直到没有足够的钱可圈为止。


操纵利润既是为了从股民手中圈钱,又是为了从银行手中圈钱;从股民手中圈来的钱一部分可以转移出去,一部分用来维持债务偿还能力,以便下一步圈到更多的钱。这种圈钱模式只能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不规范的资本市场,但这个不规范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圈到的资金越来越少,即使没有任何人发现马脚,这种模式仍然不免自行崩溃的结局。


六、对上市公司假账手段的总结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出现的一切问题都是制度问题,只要把制度定好了,与西方“接轨”了,天下就太平了,股市丑闻就再也不会出现了。但是最近几年来,中国在金融、证券和公司治理上学习西方制度的努力不可谓不大,造假违规现象却还是层出不穷,资本市场一直停留在崩溃边缘。我们究竟是缺乏优秀的制度,还是缺乏执行制度的优秀的人?


是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存在许多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制度问题不是一切,相比之下,还是人的问题更严重。我们不仅要提高资本市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更要提高投资者整体素质,努力使这个幼稚的市场变的更加成熟。这样,重大违规操作才能够被扼杀在萌芽中,投资者的财产才能够有保证。


造假是需要成本的,要多交税,要封口费,配合造假的公司要给好处费。大家为何还拼命造假?事实上,财务造假都是目的性很强的造假,上市公司绝不会一味的把利润做高而造假。IPO要包装,上市前三年利润要递增,否则保荐机构无法交待,后续融资会受到影响。增发有指标,股权激励有指标,不能连续三年亏损等等。


以下是11种造假方式:


1、很多公司要补很多税,这还好说,在账面会体现,更多的公关费是在账面没法体现的,这个钱一般是老板自已掏。


等上市后,公司是大家的了,这笔钱老板还得要回来,怎么办。一是保荐机构把发票开大,把多出来的部分返回给老板,反正募集资金是要把中介费用去掉的。二是上市后想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2、虚增收入。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有的是将收入提前确认,有的是将收入推后确认,有的根本就是无中生有的收入,很多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不注明客户的名字,这样的公司问题最大,所以去年证监会专门就这个问题出了一个文件。典型公司如紫鑫药业(002118,股吧),绿大地等。


3、费用不入账。坏账不计提。


有的公司预付账款一挂就是很多年,其实发票早就来了,因为利润的考虑,一直不入账。坏账更容易,本来三年四年的坏账的,找一笔钱,做一个进账单,入一账,再转出去,账面余额还是那么多,但坏账准备少要计提很多。


4、虚构存货。收入虚增,得有物流在账面体现。


很好办,正常结的成本少结一点,把多出来的那一些作为虚增收入的成本。要不就直接就他虚增在账面上,审计盘点时去借点货或直接借个仓库,开个假仓单就行了。


5、虚降成本。


结原材料时,采用适当手法,比如改变商品名称,将价格低的原材料先结转,这样销售成本就可以降低。


6、虚构现金流。


很多业内人士说,什么都可以调,现金流不能调。其实是错的,现金流最好调,而且完全符合准则。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支付货款,这样本来负的现金流就变成正的了。


7、虚增资产价格。


老是十个坛子九个盖,最后肯定盖不住,怎么办。资本性支出时,让对方把发票开大,然后多出来的钱转一圈,用于购买材料来补账面虚增的材料。


8、假重组。


公司资产肯定有优质资产及亏损资产之分。假账做多了,很多窟窿要补,怎么办?首先将亏损尽可能集中到一个公司,然后打包出售这个子公司。当然,接盘的要付出代价。如何补偿,收购一家公司。评估价反正只要遵循了评估方法,评到天上去都说得过去。


9、假重组之二。


在公司做IPO时,很多公司就有相关的设计,首先,将部分股份转移到自然人。因为大股东解禁要三年,其他的只要一年。然后,公司减持和自然人减持税率是不一样的。


然后,部分盈利不好的资产先不会装到上市公司里面。待公司上市后,大力培育这部分未上市的资产,将利润想办法做高,将资产做大,然后再由上市公司进行收购。现在很多重组证监会要求利润承诺。其实这完全没任何意义。因为一是有承诺利润的要求,公司会想办法将利润做上来,很多该由重组资产承担的费用由其他公司承担,其次,就算未达到承诺,补就补啊,相对于重组所获得的收益,这一点血真不算什么。


10、股价到底是谁在炒。


证监会会将每月28号的股东名册发给公司,说实在话,上市公司有时也根本不知道是谁在炒作股票。但重大消息公布前,还是看得出哪些获得内幕消息的人在进票。知道内幕消息的都不会用自已的名字炒股票。但从身份证地址,股东姓名有时可以猜出是谁的亲属在玩。


还有一种情况是上市公司大股东自已在玩。在限售解禁时,上市公司一定会释放利润和利好,有时甚至于会虚造利好来协助其他发起人股东出逃。这种情况很明显,如果某一个公司,平时一两个亿的合同都不公告,有时几千万的合同都会公告,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形式大好等情况的公司最可疑。


11、是否造假需重点关注的科目。


1)研发支出。这是一个利润调节池。什么都可以往里装。需要利润时就将其资本化。2)预付账款。不入账的费用通常用这个科目来调。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不合理的往来一般在这个里面。4)商誉。不要摊销,所以很多重组的公司看上去有利润,但你如果把当时收购时的商誉一摊,就变成亏的了。这是新会计准则最不合理的地方。减值测试是忽悠人的。5)运费。运费的增长如果与销售的增长不一致,一般说明这个公司就造假了,当然公司解释为销售方式变化的原因。


上市公司十大造假案


经典造假案1


2000年,亿安科技:第一只百元股的神话,实际上一点利润都没有。


新世纪初,中国股市诞生了第一只百元大股--亿安科技。但亿安1999年中报显示其每股利润是0.11元,每股净资产 0.57元,利润来源主要是卖VCD、SVCD和音响,还有一大块来自物业管理和仓库保管。


靠高科技叫阵、靠低技术产品上阵的亿安科技却如此牛气冲天,人们不禁要问亿安科技:神话还是笑话?


经典造假案2


2000年中科创业:套中有套,股民只好被套 。


借助于中国经济改革的好风好雨,依托中国国有资本社会化经营的大势,跑马圈地,迅速形成局面,5年间垒起了110亿元的神话,从此走上了做假的不归路。


中科创业"套"中设"套" 然而,在"经典之作"的背后,是现实的尴尬。


经典造假案3


2001年,银广夏:最具备科技含量的做假,做完了还说不是我做的......


在中国财经界素有口碑的《财经》杂志2001年第8期推出的长篇封面文章《银广夏陷阱》称,该文记者通过对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广夏)历时一年的追踪调查,终于揭开了一个由高深的“萃取技术”和陌生的“德国客户”组成的造假故事。


过去两年间,银广夏(深圳股票交易所代码0557)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业绩和股价神话。根据银广夏1999年年报,银广夏的每股盈利当年达到前所未有的0.51元;其股价则先知先觉,从1999年12月30日的13.97元启动,一路狂升,至2000年12月29日完全填权并创下37.99元新高,折合为除权前的价格75.98元,较一年前启动时的价位上涨440%,2000年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2000年年报披露的业绩再创‘奇迹’,在股本扩大一倍基础上,每股收益攀升至0.827元。”


经典造假案4


2002年,蓝田股份:中国历史上最精致的假货,假到一切都似乎变成了真的。


与银广夏、郑百文等造假上市公司相比,蓝田股份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因为这个假货竟然还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且监管部门难以查到造假的直接证据。蓝田股份去年10月上旬公告正在接受中国证监会的调查,而该次调查其实已经是证监会一年以来第四次进驻蓝田股份,与第三次调查仅时隔一个月。


据报道,证监会的有关人士承认,虽然证券市场上一直对蓝田股份疑团重重,但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例如,,而蓝田股份搬出农业问题专家的观点作解释,称农业企业的现金流过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普遍现象。蓝田股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经典造假案5


2004年,东方电子:全公司都加入做假行列,实在为难了那些中层管理者,好处没有,坏处不少。


,隋元柏、高峰、方跃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作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收入,虚构业绩,使东方电子自1997年起成为绩优股,并四次实行送、配股方案。涉案人员多为原东方电子高级管理人员,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普通董事,从握有实权的董秘到财务主管,几乎涵盖了各要害部门、要害岗位,人数多达十几人。


经典造假案6


2004年,德隆:中国历史上最强悍的庄家,曾经有人说,要是单独他三只股票来复权,指数至少超过1万点......


18年等于60天。仅仅60天,唐氏兄弟18年心血缔造的庞大的德隆帝国轰然倒塌。从4月资金链断裂到5月底唐万新失踪,唐氏兄弟对德隆已经全局失控。


如今再回忆起德隆崩塌的那个过程还是觉得这一切来得如此突然。4月13日,合金投资跌停,次日,新疆屯河和湘火炬也相继跌停。一直在下跌的三只股票再也得不到德隆资金的庇护了,轻而易举地就将过去5年的涨幅尽数抹去,流通市值从最高峰时的206.8亿元降到2004年5月25日的50.06亿元,蒸发了156亿元之多。而唐万里此时还不愿面对“大厦将倾”的现实,指责这是媒体造成的危机。


事实上,2004年初,德隆系资金链就非常吃紧,“QFII投资新疆屯河闹剧”之后,就不再为旗下股票重金护盘,反而开始放盘出逃。在媒体的质疑声中,各家银行开始注意到风险,切断对德隆的资金供应,德隆随后一泻千里,全线崩溃。


经典造假案7


2005年,丰乐种业:上市8年造假6年,真为难了帮他们做假帐的会计公司。做一年假不难,难的是年年都做假。


2005年1月5日,丰乐种业开盘即告跌停。之后几天,其股价持续下跌,投资者纷纷排队斩仓,损失极为惨重。这一幕背后的直接原因是1月4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丰乐种业造假劣迹:从1997年上市以来,直至2001年持续虚构业绩。然而,受聘为丰乐种业的审计机构--华证会计师事务所(原合肥会计师事务所,后改名为安徽精诚会计师事务所)为上述年度会计报表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丰乐种业会计报表自1997年4月发行上市后便存在虚假记载。至2001年的5年间,丰乐种业虚报各类农作物种子销售1.91亿元,同时,累计冲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100万元,累计虚构主营业务成本2200万元,实际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8亿元,虚构主营业务利润1.58亿元。另外,丰乐种业将证券投资转回的收益以及相关补贴收入冲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及由此形成的应收款项,其实际证券投资收益金额小于各年虚构主营业务利润,此项差额形成丰乐种业各年度的虚增利润,累计虚增利润4006万元,等等。此外,公司2002年度会计报表曾虚构在建工程。


经典造假案8


2005年,江苏琼花:中小板和保荐制度推出的耻辱,上市一个月即刻宣布亏损。


面对着一只上市不足一个月即遭谴责的企业,才上市立刻就宣称有可能亏损的企业,我们能做什么呢?特别是当这个企业是在中国推出了所谓的严格保荐人推荐上市制度后上市的。这个制度据说还是多次更改考试制度,通过的人都是所谓的道德优秀,品格优良的人。而批准这个企业上市的权威机构中国证监会发审委,更是采用所谓的名单保密、可以投出弃权票的方式来保证上市的公正性,而恰恰证明,这种制度只是依靠道德约束,而没有其他的规范来限制。而为江苏琼花财务做假付出最直接代价的却是股民,江苏琼花已经从首日最高21.85元跌落11.19元,而事隔数年之后,还未听到因为造假案而遭受处罚的任何当事人。买了江苏琼花的人,你还能有什么话说呢?


经典造假案9


2006年,综艺股份:拥有龙芯49%股份,却是民工磨出来的,这国有知识产权也能造假?


能将卫星上天,飞船升空,中华神盾舰下水,中国似乎不缺搞核心技术的决心;从一千年前代表当时世界最复杂生产工艺的高科技产品瓷器,到今日华人擎起美国硅谷半导体研发半边大梁,也没有人怀疑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综艺股份做为拥有龙芯49%股份的公司,也没有什么不可能。于是,龙芯由民工制造出来的故事就这么出现了。


经典造假案10


2007年,天润化工:假得最离谱的公司,进行IPO路演背后却已停产近两月!


一家正在进行IPO路演的拟上市公司竟然已经停产近两个月!昨日,在地处湖南省岳阳市区的天润化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2113)生产厂区,记者再次确认了这家公司已经停产近两个月的事实。然而,该公司却隐瞒了这一重大事项,在其披露的招股意向书及其他公告中从未提及停产一事。


1月12日,在天润发展刊登招股意向书前夕,记者到该公司生产厂区实地踏访,发现该公司已经停产。在整个生产厂区内,设备不运转,烟囱不冒烟,货场没有运送化肥的车辆。记者基本上看不到一线生产工人。在公司刊登招股意向书后的1月23日,记者再次踏访该厂区,发现企业生产线依然没有产品生产出来。


据调查,早在2006年11月28日,天润发展就已经全线停产,至昨日记者采访时,停产大约56天。该公司董事、总工程师周向阳在接受采访时确切地告诉记者,企业确实已经停产了一个多月,预计至少还需要两周左右的时间才能正式出产。




特别提示:

分享是快乐,鼓励是动力——这里是深度突击,新闻黄埔,记者摇篮,媒体中的媒体,书院式新闻私塾。国内首家互助式新闻公益教育平台,每日推送有营养的采写技巧,微信是信息孤岛,好文搜不到,如果想看后再咀嚼消化,情商高有心眼的亲,有分享美德爱学习的朋友们,自然知道该关注分享呦。只有1%的你与众不同!

欢迎您通过以下方式关注和加入我们。

1.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即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众账号】中查找“深度突击”。

如您想实时交流,请加入咱们投稿信箱:1397889273@qq.com , 请标明 (荐稿)或 (原创) 注明作者"真实姓名" 、工作单位、联系 Q Q:1397889273 有意加盟,湖南地区新闻大一,研一学子可申请报名,经笔试合格,值得培养的每月2次现场课,全免费。联系指定Q Q:139788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