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故事>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李开复和新浪财经对话,令人堪忧 北邮在线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李开复和新浪财经对话,令人堪忧 北邮在线

2022-07-01 03:54:41

【愿景学城】是人工智能资讯与服务聚合平台。

扫码进入在线课堂,掌握行业最新动态!

李开复谈人工智能引失业潮:若不解决,将面临灾难

北邮在线讯:瑞士当地时间1月26日消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今日在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接受新浪财经专访。

谈及如何应对AI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李开复指出,中方和欧美的主流辩论观点完全不同:中方希望产品快速落地,然后再就错误调整;欧美则希望先讨论所有的潜在问题,再推动技术发展。这种差异会进一步影响到各国的相关政策。

着眼未来,李开复认为在AI领域存在相似的机会,双方各有优势短板,未来有机会成功追赶美国,至于能否超越美国,则还有很多变数。同时,他也提醒国内要谨慎考虑安全隐私问题。"哪怕挣很多钱,只要有一次严重的危机发生,……那行业就可能会倒退3年或者5年。"

AI替代大部分人类工作的预测引发了外界关于失业潮的担忧,李开复则认为有必要对受AI影响行业的从业者进行职业再培训。他对此表示,"有四个领域是AI很难取代的,一个是需要手巧的,一个是需要有创意的,一个是需要有爱心的,还有一个是需要相对复杂战略性、跨领域思维的。"

但他也指出,这种再培训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如果我们无为,什么都不做,那么15年以后我们必然面临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甚至是最大的灾难。"(新浪财经 王茜 发自 瑞士达沃斯)

  实录如下:

 李开复谈中西方辩论:面对AI风险是否该允许试错?

新浪财经:今年您在达沃斯与许多科技界精英就AI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您是否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见闻和感受?

李开复:这次我跟Google DeepMind的联合创始人Mustafa Suleyman,Google CloudAI/ML领域首席科学家李飞飞都有很多交流。我感觉到Google在AI方面是领跑世界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但他们也很坦诚。尽管 AlphaGo Zero没有经过训练数据就可以超越人类几千年历史的游戏,但他们也表示AlphaGo Zero只是针对围棋这样一个规矩和奖励制度相对比较标准的游戏,别的领域可能三五年都未必能做出结果。

李飞飞聊到,她未来的梦想就是看到人机结合、协作。我个人认为其实蛮难的,因为从资本和企业的角度,一定是想赶快把AI用来取代人类,或者用它来赚更多的钱。对于人机结合1+1=3的工作是该有更多的人做,但是现在学校做不起,大公司觉得不赚钱,资本也不会进入。飞飞就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梦想的这个愿景是到底谁来执行?

新浪财经:面对AI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开复:我这次在达沃斯也讨论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几个困扰,包括安全、隐私、贫富不均、工作的取代,还有偏见。在这么多挑战和不成熟的前提下,我们应该怎样前进?我认为,这里有一个标准派和标准欧美派的辩论。

派会说,安全问题当然得注意了,但除了安全问题,科技的浪潮来的太快,我们一定要快速的执行和推进。AI需要大量数据,所以我们先把东西做出来,有了数据后一定会越做越好,无论是保护隐私还是用大数据让系统更精确,让用户更满意,我们是可以调整刚开始的错误的。

欧美思维会说,这么重大的事情我们不能草率的来做,一定要从各个方面好好的辩论。例如,当一辆无人驾驶汽车面对这边有1个人会确定被撞到,那边有2个人可能会被撞到的情况时,车会如何做判断?这都需要(研发者)解释,然而AI本身是很难解释(这个问题)的。欧美希望有不同的声音,通过非常理性、深度、有逻辑思维的辩论达到一个共识,然后用这个共识再来推进技术。所以这两种思维是有非常显著的不同。

新浪财经:就是一种是去试错,一种是要防患于未然,可以这样理解吗?

李开复:可以这么理解。

新浪财经:这会导致在政策上有什么样的差异吗?

李开复:基于更深思谋虑的这种方式,政策制定者会希望把数据权利给回人,然后重写商业规则。如果今天一切推倒重来,这个模式可能会是一个最能基业常青、立足百年的方法。但是Google、Facebook在欧洲已经赚了这么多钱,用户数据都在他们手中了,你叫他们吐出来,这怎么能做到呢?

当然我们也看到欧盟可以用罚款的方式,逼着Google、Facebook就范。这可能会给公司带来机会,因为Google、Facebook不会单独为欧洲做一套系统,在这种情况下,也许腾讯这样的企业就可以更容易进入。我们不能批评这种欧洲式的思维不对,但是今天科技时代跑的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快,这种思维会不会让它落伍呢?我觉得这也是很有意思的观察。

 未来的AI独角兽会在哪里出现?美国,欧洲还是?

新浪财经:现在欧洲暂时没有看到特别突出的AI团队,也是因为这些原因吗?

李开复:欧洲面临很多挑战。欧洲的AI教育其实非常好,我拜访过剑桥、牛津,那边有很优秀的教授做出了成果,但是都偏理论。从创业环境看,伦敦有欧洲最顶尖的创业环境,但它的VC偏少偏保守,回报偏低,所以估值方式跟完全不同。再加上欧洲不是个很大的市场,语言把它切割了,在英国的创业者只是把英国当作一个市场,所以它的估值就会很保守。

我曾跟英国的VC聊,他说他们希望在A轮(投资)之前就能看到10万英镑的收入,我就问他说10万英镑的收入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是要做一个伟大的独角兽。他说他们没有用户量的数据、活跃度的数据,就只有靠收入的数据。所以他们就把自己逼向了一个死胡同,在这里面就是一个小市场,格局观不够,VC(风险投资)钱太少,回报不高。即使有很好的技术,也似乎没有办法扭转它必然落后的状况。

新浪财经:相对于欧洲来说,第一拥有非常充足的资本,第二是有庞大的大数据,第三政府大力扶持AI。未来在AI领域是否能复制美国当前的成功,甚至超越美国,培育出AI行业巨头?

李开复:如果我来预测的话,我觉得应该是有大约类似的机会的,当然今天美国是领先的,我的意思是会成功的追赶,但是否会超越,它里面还有很多变数。

从我提出的四波人工智能浪潮来看,其实有些是领先、有些是落后的。第一波是互联网AI,这个我觉得过去是落后的,但是现在已经超过美国了。就巨头的对标估值而言,除了百度、Google之外,都已经开始跟美国持平了,而且以后应该会超过;

第二波浪潮,就是说用已有的商业数据来创造商业价值,可以涉及银行、保险、医疗等领域。这个其实是落后的,而且会持续的落后,因为的数据是零乱的,是没有经过整理,没有经过数据仓库。如果要调动它来做很好的银行、保险或是医院的应用,相较美国是有差距的。所以我觉得美国有大数据基础与数据仓库的基础,会做的更好;

第三波浪潮,我称为是数字化全世界,也就是说用视频和语音落捕捉过去未曾有的数据,还有传感器用传上来的数据来做聪明的决策,比如说在无人商店里面,我们通过摄像头跟传感器可以了解谁来了、谁买了、谁看了、谁没有买,然后用这些数据把线下的商店变得跟线上一样聪明,或者也可以用在教师、智能交通、医院、诊所等等各个领域。这种遍布摄像头的生意,我觉得欧美是很难接受的,所以这个我觉得会领先;

最后谈谈自动化AI,也就是说无人驾驶、机器人工业商业的应用。这个我觉得美国现在有优势,因为这个技术的门槛是最高的,有更大的落差要追赶。

同时,美国还有其他优势。美国的劳工价格是比较高的,比如说美国一个洗碗工或者采水果的工人的收入可能是的5倍或7倍,机器人取代人会更容易一些。假设洗碗工在美国是3万美元/年,一个机器人能取代5个洗碗的人,那用15万美元的租金就可以跟人工持平了;但是洗碗工的收入水平是美国的1/5的话, 那15万就不行,还要把价位再降下来。但是在技术初期的产品一定会贵,所以自动化AI可能会在美国先落地,就如现在美国有许多熄灯式的自动工厂。

当然,我们知道深圳是"世界工厂",从有人化到少人化到无人化(的道路),它也是可以走的。国内我们看到也有更好的政策在推动无人驾驶,这些是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其实真的蛮难说的,应该都有机会。

此外,我觉得我们还是需要谨慎考虑安全隐私问题。哪怕企业挣很多钱,只要有一次严重的危机发生,比如说10万个用户的钱被偷光了,或者是无人驾驶被恐怖分子劫持成了杀人武器,只要发生一次,那行业就可能会倒退3年或者5年。所以我还是觉得,虽然我们是有机会(超越美国),但是欧美的顾虑有道理的,我们应该用符合国情的方法来去研究,怎样去避免这些灾难的发生。

新浪财经:在研发AI的大部分都是像BAT这样的超大型科技公司,您认为在对于创业者来说,有没有机会在AI这个领域去突破或者说有机会成长?

李开复:我觉得机会还是很多的,因为AI是覆盖所有行业的,很多行业BAT是不关注的或者是没有优势的,比如说医疗行业,比如说无人驾驶,比如说工业AI,都不是BAT擅长的。

当然,金融可能是BAT可以进去的。确实会从整个AI革命来说,BAT应该有最好的位置来得到最大的福利。但是因为领域太大了、盘子太大了,还是会有很多创业者找到一些BAT没有看到或者没有优势,或者可能因为回报少而不足以吸引BAT的领域。

例如,安排10个工程师去做一个保险公司软件,能收2千万/年,但是这些工程师去做一个广告系统,可能就是2亿的回报,所以BAT不见得会把人放到这种新兴业务上面去。但是对一个创业公司来说,你如果做2年就有2千万的收入,然后又有一个很好的成长, VC就会很愿意投入大量资金。

  人工智能带来失业潮?四个领域AI难以取代

新浪财经:当AI替代大部分人类工作后,人该何去何从?比如实现无人驾驶后,货车司机该怎么生存?

李开复: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今天AI逐渐取代人类的工作任务,再下面就会取代一部分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它对人类的挑战不仅是收入的减少,而是挑战人的自我实现的存在价值。

货车司机认为,我的价值就在于我能够把这些货很准时的送到什么地方,我对人类是有贡献的,我是有价值的,突然机器比人开的好了,我应该怎么办?我们必须要考虑重新训练这些可能会被影响的职业者,要考虑到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不是说盲目的发钱给大家,而是说如果你愿意学习,那我们可以寻找一些比较不会被取代的行业。

我觉得有四个领域是AI很难取代的,一个是需要手巧的,一个是需要有创意的,一个是需要有爱心的,还有一个是需要相对复杂战略性、跨领域思维的。从孩子的教育来说,要赶快发掘这四个方面的优势;从培训的角度来说,去培训一个特别有创意的科学家、战略家或CEO可能会有困难,但是去培训一个手艺比机器灵活的职业者,还是有机会的。水管工、飞机维修工程师这些职位短期还不会被AI取代。

如果考虑到关怀、爱心行业,例如养老院、孤儿院或医院的志工,又例如导游、按摩师或者各种服务行业,这些工作首先是有经济价值,第二是可培训的,第三我觉得很重要的是,他们基本是助人的,助人就会带给我们一种满足感,甚至可能会超过今天的货车司机。

比如货车司机得到了重新培训,到老人院去帮助老人,扶他们站起来,帮助他们洗澡,跟他们聊天,我觉得一天之后,他的满足感应该更强烈。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心是相通的,如果得到他人真心的感谢,就一定能得到自我存在感。

新浪财经:AI发展迅猛,您提到这些职业培训,包括我们对下一代的培养还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和AI之间会不会出现敌对或胶着关系期?

李开复:接受新工作,被重新培训,这肯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人有惰性,同时也可能会因此忧郁,我觉得这可能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全力来推动,政府机构或者企业也应该参与其中。

比如说 "双创",我们过去讲到"双创"想到的都是创造科技公司,打造下一个BAT,但实际上我觉得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做BAT的,我们是不是能够有一种新的社会企业和VC(机制),专门来投资和支持能够提供就业机会的公司。

作为公司,它必须要盈利,但这些公司可能成不了独角兽,我们对他的要求就是能证明自己盈利和可扩张,例如今年提供100个工作,明年提供500个,后年提供1000个,这样可以成长,这些工作是可培训的。

如果有这么一批公司进入我们双创的方向,得到各种政府的补助,或者有一批新的VC是有爱心的VC,他们不是纯粹为了回报,而是要为社会创造价值,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我们需要提早思考的。

我自己虽然是个(AI)乐观者,我也描述了很多未来的愿景,但是我很清晰的也看到了,如果我们无为,什么都不做,那么15年以后我们必然面临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甚至是最大的灾难。

学习人工智能到西安北邮在线,

2018,选择北邮在线IT教育,帮你找份好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