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故事> 媒意见独家对话上海第一财经CEO周健工 | 重新联接用户,打造品牌矩阵(上篇):一财的全媒体矩阵与战略布局

媒意见独家对话上海第一财经CEO周健工 | 重新联接用户,打造品牌矩阵(上篇):一财的全媒体矩阵与战略布局

2022-08-02 21:52:48


上海第一财经,作为中国专业的财经媒体集团,在媒体圈、财经圈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上海第一财经一直走在市场的最前沿,不断推进市场化,不断寻找新机遇,无论是利用大数据的“新一线城市”榜单打造,还是AI技术的全景应用,或是财经内容的专业升级打造,一财都在不断为自己的品牌进行背书。

对话人物:周健工,上海第一财经CEO

                    杨春雨,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对话时间:2017年5月

对话地点:广州从化

 

一财的全媒体矩阵


上海第一财经集团(以下简称一财)的全媒体矩阵包含电视、广播、报纸、周刊、新媒体、线下活动、咨询与培训几个板块。一财CEO周健工认为,内容始终是一财的核心,不能舍本求末,全媒体的核心都是围绕内容展开的。


上海第一财经CEO周健工(左)接受本文作者杨春雨采访。


1、内容为王,打造聚合中心


记者请介绍一下一财的构成板块。


周健工:第一财经的全媒体矩阵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新媒体。第一财经还拥有英文财经新媒体一财全球——Yicai Global、第一财经研究院、第一财经数据科技公司、第一财经公益基金等。





一财的全媒体矩阵。


新媒体包括一财网、第一财经周刊网、一财应用、第一财经周刊应用、一财全球应用等,还有社交媒体矩阵。


记者:一财的各大板块构成中,有的收入较好,有的会受到一定市场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一财会进行资金上的一些不同调配吗?还是说相对独立、各负盈亏?


周健工:整体上,一财内部会有一个核算,做好资源的配备。首先要明确,不同部门对于一财集团的作用是推动的还是拖后腿的。2016年以来一财精简掉了两三个部门,如果没有效率就必须“砍掉”,传统媒体的资源要向有效率和高成长的领域集中,原有的媒体板块要保持住它的品质。第一财经拥有中国唯一的专业财经电视台,在纸媒市场上有两个知名品牌:第一财经日报和第一财经周刊。虽然纸媒单独拎出来是不盈利的,但纸媒在一财大的生态里面,其内容本身就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能够发挥其品牌、专业、品质的效应。



2、品牌战略,形成优势互补


记者:所有的一财媒体都在一个品牌矩阵里面。


周健工:对,品牌矩阵。第一是品牌的力量。第一财经的新媒体基本上都是用第一财经的品牌,如第一财经APP、第一财经周刊APP、第一财经的微信和微博公众号等,都发展得很好,这就是一财的品牌魅力。第二,一财是公信力的标志。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广告客户还是认可白纸黑字。都市报在各省、市都有,但中国优质专业的财经媒体极少。一财日报编辑部的管理流程相当完善,从记者采访到一审、二审、三审,以及中间整个校对的流程,都是非常专业、严谨的,这是品质的保障、品牌的保证。


第一财经电视、日报、周刊为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品牌、公信力、专业度的基础,使得我们这些年来在进军新媒体领域时,很自然地形成了“资讯+、视频+、数据+”的战略。“数据+”是因为阿里进入,第一财经要开辟数据业务。“资讯+”是因为我们有专业的一财日报、周刊。“视频+”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一财电视频道。传统媒体作为一个载体,将来它可能随着技术与用户习惯的改变,不再像当年那样起主导作用,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以及内容与人才的优势可以迁移到新媒体的品牌上。当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迁移,我们也对它进行很多方面的再造,这是一个完全创新的过程,它的核心能力还在。转型时,公司里的核心能力在哪里?你不能舍本求末,对不对?或许很多国有媒体有一些资源的优势,比如有地有房产,但我们一财还是一个市场化媒体,我们的核心优势还是专业、原创、独家的内容,而且我们也相信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个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机会。


3、三大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


记者:请问一财与同类财经媒体最大的竞争力在哪里?


周健工:第一,一财品牌优势;第二,一财内容优势。我们横跨了财经所有内容形式——电视、报纸、杂志,我们是最大的财经视频、文字和商业数据供应商;第三是一财的团队优势。我们在视频、文字、数据方面建立了国内最强的专业财经团队。这三方面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当然我们的战略也非常清晰,我认为这代表了未来财经媒体的发展方向。

 

 

一财的战略布局:打造“资讯+”、

“视频+”、“数据+”铁三角战略


记者:作为一财CEO,您对一财未来的发展和布局是怎么样规划的?


周健工:第一财经希望做一个有公信力、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媒体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这是我们的愿景。四个关键词,第一是公信力,第二是国际影响力,第三是数字化媒体,第四是信息服务提供商。

 

我们战略就是“资讯+、视频+、数据+”。愿景不会轻易改变,战略也要保持一定稳定性。很多人都说媒体转型,但媒体转型成功标志是什么?我认为有两个标志:第一,重新连接用户和客户;第二,建立可持续的经营模式,这两点缺一不可。

 


记者:刚才您也提到过,其实现在就在“一财”的全媒体的矩阵里,新媒体和新产品创造的收入,正常来讲可能会超过平均收入,如果是这样的一个趋势,那么一财的战略会发生一些变化吗?比如说会有更具倾向性的一些改变吗?


周健工:制定一个战略最起码要管三到五年,战略并非说改就改的,我们不会轻易改变。“资讯+、视频+、数据+”这个战略不会变,因为我们“资讯+、视频+和数据+”并不是附着在某一个载体上的,我们希望以我们的核心能力和优势驱动产品创新,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只要这个核心能力能在这几个方向上奏效,我们就会一直推进下去。当然也不排除做了三五年之后,我们发现有新机会,对战略进行调整。但目前,从董事会、从领导到我们的管理层、员工在这个战略上都是高度统一的。


1、“资讯+”:资讯连接,整合平台资源


周健工:“资讯+”、“视频+”、“数据+”是一个“铁三角”。我们将来的重心会围绕“铁三角”来创新,他们之间的融合将会更加紧密,视频会更加强化。原来电视视频与资讯是割裂的,一财客户端的“正在”把它们集成在一起。现在重点是在A股的9个小时,今年可能会把美股也放入,这样晚上到凌晨又加上去了,那么我们围绕全球金融市场的视频就接近全天候了。

 

“资讯+视频+和数据+”是一个相加相融的过程。现在都在谈融媒体,怎么个融法?我认为,这就是一种融法。

 

2、“视频+”:视频直播,打造场景服务

突出特点,产品化包装


记者:请介绍一下“正在”。


周健工:我认为目前最能体现一财优势的还是它的视频。“正在”是第一财经的“财经视频+7×24小时资讯+社区”的集成化新产品。 “正在”其实很难归类,它是一个超级视频。实际上我们已经把电视直播与网络直播整合在这个平台了,可以用手机看市场直播。


现在并非简单把内容转到这个平台上来,而是按照手机端、移动端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再加工。利用互联网的视频中心,按照互联网或者移动网络的特性来生产视频,然后在手机等移动端传播。


记者:可以按照它的传播规律来设计产品。


打破壁垒,全媒体传播


周健工:记者创造内容的方式也在改变。今年亚洲CES(消费电子展)在上海举办,我们科技记者直接在CES里面搭建一个展台,现场直播回传。因为很成功,CES邀请我们在刚刚结束的拉斯维加斯CES上也布下了展位,我们现场直播、采访了上百家高科技公司、数十位科技领域的大咖。如果你没时间去看CES,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看资讯,也可以直接看视频直播,我们的科技记者把在场的大咖都请到展台上进行访谈直播。通过这个平台,壁垒全部被打破,变成全媒体渠道传播,效率非常高,电视、手机端、PC端都可以看到直播,也产生了一批高品质的文字报道。


记者:就是说,我们在手机上和在电视“一财”频道看到的,是有短视频和长视频的区别?


周健工:是的,有区别。


记者:要符合短视频传播特点和规律。


打造“正在”,丰富场景服务


周健工:一财视频内容非常丰富,我认为我们在国内肯定是毫无疑问的第一。首先,我们有“正在”这个产品,它源自电视,并且已经完全互联网化。其次,我们有互联网视频中心,专门为互联网做视频。这里面有几个产品线:第一是“大直播”,把用户带入全球重大财经事件的现场,去年英国脱欧,我们直播了24个小时。我们是国内唯一一家直播这些内容的,所以很多大的金融机构都在看。第二是财经类的短视频“究竟”。“正在”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它是一个独立的品牌,打通了电视和其他所有的屏,将来的屏可能会更多。因此,我们的财经视频的产品线在国内绝对是具有压倒优势的,没有一家能够做到我们这样程度。我们希望“正在”变成无处不在的东西。



记者:“正在”区别于其他APP的是它是一个全媒体聚合的平台。可不可以说一财在全媒体竞争中就是重点打造这个产品?


周健工:最起码2017年是重点。


记者:整个财经类的用户群是一个非常相对稳定的群体,一旦认可你的产品,黏性会非常大。


3、“数据+”:数据驱动,引领智慧服务


数据为媒,打造“新一线”


记者:关于一财与阿里合作方面,请具体讲一下。除了阿里之外,还和其他公司做数据方面的合作吗?


周健工:阿里是我们的投资方,它是大数据巨头,目前也是我们商业数据中心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但我们不局限于阿里的数据,我们很多产品应称之为“打破数据孤岛”的产品。比如第一财经周刊做了一个产品叫“新一线”,对中国数百家城市进行排行,非常有影响力,至今已经做了五年。“新一线”产品一开始就拥有大数据基因,它汇聚了各个互联网应用的平台里面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我们的独立评价体系。2013年,第一财经周刊提出,“行政级别和GDP已经不能恰当地反映城市商业魅力和经济增长潜力”,并首次提出“新一线”城市的概念。于是,通过对160个品牌的门店分布和14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分析后,按照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个维度的平均加权计算,其数据新闻团队制作了一份覆盖338个中国城市的“新一线”城市榜单。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数据平台在与我们合作,除了阿里的数据,还有很多地图数据(如高德地图)、共享汽车的数据、共享交通的出行的数据、连锁消费巨头的数据,对这些数据的提取和分析将全部集成在我们这个产品里。因为我们是一个公共的产品,所以很多互联网公司愿意跟我们分享他的数据。“新一线”品牌知名度日益提高,所以我们用这种产品的方式可以打破一些数据壁垒,但并非我们拥有这些数据,而是他们愿意与我们共享数据。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能做出什么产品,不要简单把大数据理解为单纯的数据而已,关键看你的产品能力。“新一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我们对“新一线”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来城市将变得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多的城市政府会把其拥有的数据开放给公众,然后再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各式各样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我相信这是一个大趋势。第一财经周刊有“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我们城市大数据及其他方面数据情况展开挖掘,同时进行产品化、媒体化和内容化,这将是一财重要的发展方向。


媒体角度,挖掘大数据价值


记者:阿里的数据库也只是提供一个数据,你们没法直接进入它的数据库吧?


周健工:我们会积极发挥数据的作用。阿里是一家上市公司,它有合规的要求,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来保证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数据不能跟某个具体的个人或者具体的商家结合起来,这是不被允许的。


记者:那么现在阿里与一财的合作是否排他?


周健工:在这方面的合作肯定是排他的,因为它是我们的股东。


记者:与腾讯这在方面有没有数据合作?


周健工:目前没有。各个大的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互联网的巨头,他们都有自己的大数据策略。我们与腾讯也有其他方面的合作。


记者:因为现在腾讯也在积极地建设智慧城市,就是与很多地方政府,包括广东清远、福建厦门有合作。这块市场真的很大,你们有没兴趣进入?


周健工:我们已经产生了一些新的业务,譬如为一些城市的商业、生活方式的规划、运营和管理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咨询服务。这牵涉到政府、行业、科技等很多复杂的问题,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从媒体的角度来切入,从媒体的角度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对一个城市建设建立起一个日益动态的评价体系。

媒意见编辑:曾    瑜

媒意见美编:许琳莎

南方电视学刊公众微信号 | 媒意见

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投稿邮箱:nfdsxk@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