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市场预期> 【行业资讯】央行颁发中国首家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3年!

【行业资讯】央行颁发中国首家个人征信牌照,有效期3年!

2021-10-13 01:55:26


核心提示

2月22日,。信息显示,。


图片来源:央行截图

 一、花落百行

2月22日,,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获得央行许可,并落地深圳,有效期为3年,至2021年1月31日。这被业内人士解读为8家个人征信机构试点无进展后,央行颁发的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央行官网显示,此前1月4日央行曾受理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并公示了百行征信相关情况。公示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营业场所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通泰大厦,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

股东构成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为最大股东,持股36%;其他8家股东分别为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考拉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且均持股8%。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公示信息显示百行征信董事长(兼总裁)为朱焕启。根据相关资料,朱焕启现年57岁,曾就职于央行货币政策司,、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局长。此后朱焕启亦曾担任汇达资产托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此外,董事中还有3位来自央行系统的人员,有2位来自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8家征信公司也分别派出一员担任董事或监事。

二、首张个人征信牌照诞生史

2012年以前,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没有一项法律法规为征信业务活动提供直接依据。,就征信管理条例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2012年12月26日,,对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规定了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相应的审批程序,确立了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信用信息的范围和行为规范,明确了信息主体的权利 。

2013年,,明确我国个人征信实行牌照制。

2015年1月,央行下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鹏元征信有限公司、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

2017年6月,互联网金融协会牵头筹建信联的消息传出。

2017年11月,关于信联筹建的更多细节被曝光,其中即有前述八家机构各入股8%一事。

2018年1月,。

昨天(2月22日),,。

九层之塔起于累土。在经历漫长的摸索,征信体系终于到来。

三、拿牌后,百行面临的问题

时隔三年,央行终于发出我国第一张个人征信牌照。与银联、网联一样,百行征信重要在于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让各家的征信数据能够统一进入“信联”数据库,构成征信的基础数据库,并且让数据标准化,进行商业化输出。

然而,百行征信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 征信评分标准难统一

百行征信目前是由8家公司组成,每个公司对于征信数据分析标准都不一样,所以对于单个用户在各自征信平台的评分也不一样。同一个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分数,主要是芝麻信用从消费支行场景切入进行数据评分,而腾讯征信是从社交场景进行数据分析。

◇ 各怀鬼胎数据难共享

8家征信试点机构已成为百行征信的股东,但他们仍有自己的征信产品。百行征信运作后,是将原有征信试点机构的产品融入进来,还是仅仅共享数据,让机构保留自己的产品,这其中涉及利益争端问题,将是冲突与矛盾的所在。

最明显的莫过于阿里和腾讯,他们在现有的业务上直接或间接都存在竞争关系,这就导致各个拥有数据的征信公司报送数据的时候,可能出现报送无效数据或低价值数据的情况,这就会大大降低百行征信的运行效率。

◇ 身兼多职定位难划分

,征信机构的“独立性”应具备四个特征:股权关系上的独立,治理结构上保持完全独立,业务上的完全独立,风险分析模型独立。征信机构不能因股东或关联机构的利益,而做出违背征信机构客观、公平、公正、独立第三方立场和原则的经营决策。但是,这当中就会牵扯各方利益博弈,如何协调各家的利益问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点。

◇ 透明性遭到质疑

设立这一新机构的方式是否足够公开透明?,央行应倍加谨慎。谨慎行使公权力的最好方法,建议在制定并公开专项细则和流程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论证评选,让这一新设市场重要机构的组建过程和方案更加公开、公正、透明。

不仅如此,征信产品形成过程的规范性,如搜集个人金融信息范围、数据报送标准统一;征信产品的使用和公民个人隐私的平衡等,都会带来一系列风险问题。

 从技术能力和独立性来说,百行征信等同于第二个央行征信系统,很可能共享网贷行业的信用数据,建立一个市场间征信系统。但是,百行征信也面临信息如何共享、共享哪些信息、服务边界何在等问题,亟待获得解决。


文章来源:综合自零壹财经、 新京报、凤凰网财经、唐金诚银、中国搜索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评论功能现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