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故事> 搜狐去编辑化迹象明显,但要抢资讯分发这碗饭还需量力而行

搜狐去编辑化迹象明显,但要抢资讯分发这碗饭还需量力而行

2022-06-29 20:39:08


为记者 量身打造的行业资讯平台

最快的传媒要闻、最全面的财经舆情、最敏锐的传媒投资风声、最前沿的媒介变革趋势,是资讯门户也是工作平台,近万名财经记者注册、二十万主流财经人群实时关注。

文/蓝鲸传媒 张弛


近日,蓝鲸从多处信源获悉,搜狐将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渐撤除内容部门,并不再设置编辑岗位。搜狐的新闻门户定位将改为自媒体平台,此外,搜狐总编辑陈朝华也或将辞职。




针对裁撤编辑部的传言,搜狐官方表示要加强编辑,而不是弱化或取消。搜狐媒体副总编樊功臣也否认了撤销内容部传言。此外,陈朝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透露,近期跟CEO张朝阳沟通过两次,张朝阳并没有提出要撤销媒体编辑的事。


公司官方辟谣向来虚虚实实,反转的也不在少数,搜狐是否真的裁撤内容部不得而知,但从近几年搜狐的布局来看,其重心早已转向自媒体平台:


早在2013年底,时任搜狐公司联席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王昕就指出,门户“海量、快速”的内容生产模式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包括内容聚合、原创、分发的互联网媒体平台。




而在今年11月份的“2017搜狐WORLD”大会上,张朝阳也提出了搜狐将以全平台大数据连接用户,依托全媒体平台整合内容体验和技术应用,并暗示了搜狐编辑的角色将“从新闻的筛选编辑到资讯的管理者。”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搜狐正在淡化编辑角色、更多依据算法,至于对外声称的“增加内容布局”,不过是向内容分发倾斜。

 

风声在前:商业网站新闻采编全面收紧

 

搜狐媒体此项变革之所以引发极大关注,还在于此前整个行业透露出的信号,网信办正在全面整顿商业网站新闻采编活动,这其中,几大新闻门户首当其冲:


12月12日,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见凤凰网总编辑,责令其关停整改违规栏目,凤凰网获三条“罪名”:


1、通过栏目设置、信息集纳、标题修改等形式,擅自从事须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依法设立的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方可从事的新闻工作;


2、从业人员以“主笔”、“评论”、“连线”等名义开展应由依法获得《新闻记者证》的新闻记者方可从事的新闻采编活动;


3、超出互联网信息服务资质核准范围开展相关业务,擅自开展由新闻单位设立并须经由国家网信办审批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方可从事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以来,几大新闻门户已被相继约谈,蓝鲸也做过密切关注,种种迹象表明,加强对商业网站自采新闻的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


而在新闻业务方面,不仅是搜狐,新浪、网易、凤凰等几大门户都面临着人员流失、市场被细分媒体瓜分的窘况,网易干脆拆分了新闻业务以求单独上市,而在全球来看,Buzzfeed也已拆分新闻业务,着力发展视频。

 

老媒体人看新闻门户转型:祝福,但不看好


无论是因为降低内容生产成本的客观需要,还是抢占资讯分发这块市场蛋糕,亦或是感受到政策的压力,昔日的门户正在进行一场大迁徙,2016年初以来,几大门户包括百度,在新闻聚合和算法推荐两个维度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大迁徙”:网易号、搜狐号、百度百家号接连推出。


对此,不少转型的老媒体人也在密切关注,且唱衰者众。

 

36氪VP王以超对搜狐新闻的转型表示“祝福,但不看好”:


“大家都想通过这个方式降低内容生产的成本,但以前做内容生产起码有差异化,现在做平台,你的分发优势在哪里?但凡纯技术驱动的领域,机会都相对集中,以手机操作系统为例,也就IOS和安卓两家,win系统都没饭吃。过去做门户做差异化还可以有好几家存活,在分发领域,只有头部一两家可以赚钱,将来做视频分发更加如此。

 

还有人认为,搜狐此举不仅是在放弃内容的壁垒,更是放弃了门户新闻网站相对较高的编辑标准,客观来说,以搜狐、新浪为代表的,是第一批做互联网新闻的参与者,也为新媒体创业输送了大量人才,用互联网新闻的黄埔军校来形容并不为过,有人调侃道:从此少了一个新闻门户,多了一个谣言平台。

 

二更总编辑王群力更是不客气地说,搜狐这次的转型是“一招臭棋,张朝阳注定不会成功。”

 

他认为,“今日头条”的模式存在深层次隐患,“机器无导向”,:

 

随着更优质海量个性化垂直平台,具有品牌气质与号召力的平台发展起来,那些纯机器抓取内容模式的优势就会被分流稀释。

 

再者,媒体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隔行如隔山”的规律依然还是存在的。你的成长基因是没有“内容”这个东西的。也没有汲取到真正本质意义上创新的模式。

 

还有人猜测,张朝阳身边可能真的没有懂媒体的人了。


都在抢夺新闻分发,但这碗饭并不好吃

 

退一步说,就算搜狐转型成功了分发平台,等待它的可能是更加残酷的事实,资讯分发平台遭遇的挑战和政策风险并不亚于新闻门户:内容的低俗化、推荐算法背后的错误价值导向,都可能引发政策绞杀。

 

低俗与反低俗:


今日头条被批低俗已经成为某种“共识”,尽管张一鸣表示已经大力打击低俗内容,但大量打擦边球的标题依然充斥平台,新用户则是这些低俗内容推送的重灾区。


日前,在《财经》记者犀利追问下,张一鸣承认,确实有一段时间对新用户处理不够好。“因为新用户没有个性化,所以他们打开主信息流容易出现低俗内容。而个性化推荐的模型很复杂,不全是因为你爱看,也可能是你附近刚好有人爱看。所以后来我们还专门启动了一个「冷启动防低俗问题」。”




不仅是低俗,在很多竞品看来,今日头条的某些内容像毒品。用户点开可能是被标题诱惑,并不说明他需要并且喜欢这个内容,对这样的质疑,张一鸣似乎也照单全收:


因为没有收录足够多的用户信号,所以我们不知道你是因为被诱惑还是因为兴趣而点击。而我们现在试图通过更深入的用户行为识别来区分两者,比如用户的「点击后行动」——在内容上的停留时长,看完是否收藏,是否分享。

 

价值观与羞耻感:

 

如果说今日头条在打一场反低俗的艰难战役,一点资讯则认为自己是捍卫价值观:“很多用户在使用新闻app后,会对自己的用户画像有羞耻感。”一点资讯CEO李亚告诉蓝鲸。


“有趣、有料、有用、有品”是一点资讯的slogan,但从有趣到有品,这是一道高山,在很多人看来,如果说一点资讯和今日头条有什么区别,可能就在于兴趣引擎以及总编辑制度,但在一点资讯自己看来,想要超越平凡的资讯分发平台。


前不久一点资讯CEO李亚在接受蓝鲸采访时透露,一点资讯最近正在力推“用户主动搜索”功能,“比如你要采访时尚集团苏芒,但你对她非常不熟悉,类似这种需要持续花时间了解、隔段时间需要“快速学习积累”的领域(比如云计算、语音识别、VC等),就可以主动搜索将其订阅成频道。


为此他举了个例子,前段时间明星乔任梁去世,围绕这个事件,都是“性取向”、“SM”等八卦相关关键词,而在一点资讯,关于乔任梁关注最多的关键词却是“抑郁症”,而从一点资讯全网来看,最高频标签分别是:科学、恋爱、股票,这似乎与人们想象中的一点资讯相去甚远。


引导搜索,这并不是当下新闻产品鼓励的行为,李亚的“如意算盘”是,当平台上有300万个频道,“有用、有品”就指日可待。然而问题来了,如何保证搜索结果不受到竞价、权重的影响,真正以内容质量综合排搜索结果?


其次,李亚认为资讯分发的问题还在于要超越时效性,加大全网内容分布,力推偏资讯、实用类比如视频、问答、快速问诊、百科,从而规避单纯做新闻的风险。再有,加强推荐功能,有的内容读者未必感兴趣,但是作为社会共同体需要知道的,关于这一点,张一鸣和李亚不约而同提到了两个字——输出。


机器写稿的局限:


如果说在分发领域算法带来的是道德风险,在内容生产领域,算法能做的更少,这一点从第一财经的实践可以得到启示。


作为全媒体布局最为积极的媒体,第一财经今年6月初上线了第一款机器人写稿产品——DT稿王,其中《猪肉涨幅回落带动6月CPI增速放缓至1.9%》这篇文章被媒体解读称机器撰写的完美新闻,甚至有人担心记者会失业。



半年过去了,第一财经推出了稿王2.0版本,相比于第一版,最大的变化不过是增加了页面右边的工具栏,当编辑输入文字时,工具栏会提供背景资料、数据、观点乃至图片、视频等相关推荐,也就是说,这是一款写稿助手,至于机器人写特稿似乎很遥远。

 

在前不久一财大数据峰会上,第一财经CEO周健工告诉蓝鲸,想让机器写出story风格的东西不可能,“算法和人工,或者说机器和编辑的关系,是相互帮助的,没有谁可以替代谁”。

 

在第一财经,目前机器算法写稿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市场行情、宏观政策、行业大咖观点。未来的应用领域还包括:天气预报、体育比赛、法律文书、医疗诊断报告、政府公文等,可以看出,主要应用还是集中在输出格式化文本的场景,至于创造性的工作,还是算了吧。

 

后记


昔日的新闻门户正在土崩瓦解,新崛起的资讯平台尚未找到可靠的约束机制,一场无序的内容之战正在上演。这是关于流量和用户的争夺,更是关于信任和价值观的争夺,搜狐的转型需要时间检验,希望不要少了一个新闻门户,多了一个谣言平台。


「 精彩回顾 」

《 万能险A股持仓将受影响?》

《 徐翔的“私人订制”:庭审纪要中披露的徐氏操盘法 》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资讯 | 传媒大咖 | 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cailianpress
商务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