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财经故事> 细数那些你所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网红财经大咖”

细数那些你所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网红财经大咖”

2021-09-11 18:35:17




资本市场开始关注“网红经济

这对财经领域的“网红”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


“网红”这个词想必大家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毫不夸张地说,网红已经烂大街。“网红经济”被资本市场所看好,站在风口却是一个新鲜事物。


自从传出“2016年第一网红”papi酱喜获1200万元融资,估值1.2亿元左右,就差写进“我的理想”了。一夕之间,知识网红逐渐兴起,金主们开始给各种网红估值。


笔者且不说“估值”这件事看起来有多不靠谱。退一万步讲,不论草根还是明星,这种本来就奔着娱乐大众的“社会人士”争相当网红就算了,但让作为研究员的笔者惊讶的是,网红之风竟然蔓延到一贯以专业、严谨、务实为标准的财经界。



网红经济,已经蔓延到财经圈,真的可行吗?站在聚光灯下的财经网红们,除了头顶的光环,真的具备可准确量化的价值吗?


 刘姝威:曾经的低调知识分子,现在的孤独斗士 


一向执行力非常强的刘姝威可以算得上是财经网红届的元老了,曾经也是一名低调而颇受尊敬的知识分子形象。2001年,她写了一本书《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初稿完成后,反响还不错,有人建议在书中加入一两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时候,蓝田股份就“送上门”了。



一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600字短文,把蓝田股份送到风口浪尖上,最终“蓝田神话”破灭,刘姝威“一战封神”。并当选中央电视台“200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和“2002年度经济人物”,走向了职业巅峰。


可以说刘姝威用她犀利的眼光和破釜沉舟的勇气,“干倒”或预言过3个著名企业的溃败--蓝田股份、乐视和如今的宝能。论财经界知识分子的勇气和勇气所带来的“成果”,刘姝威,无人能及。甚至被称为“中国三个最不能惹的女人”之一(另外两个:企业界大佬--董明珠;传媒业巨擎--胡舒立)。


刘姝威的文章目前仍备受关注,但是对于她如今发言的“独立性”却越来越受到争议。现在的境遇与2001年她击碎“蓝田神话”时的境遇已经大为不同。刘老师能否一直保持“爱憎分明”,还是个问号。



 郎咸平:人设轰然倒塌?


早年,郎咸平在沃顿商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后,曾尝试大学执教。但这样的生活在郎咸平看来太平淡。


2004年“郎顾之争”一事令他大红大紫。但2015年,泛亚危机真相浮出水面,一直为泛亚危机站台的郎咸平人设轰然倒塌。


我们知道他可能更多的是从《财经郎眼》里,一档具有鲜明郎咸平风格的聊天式新闻评论节目,备受一些观众关注。其实在此之前他还主持过《郎咸平说》、《财经郎闲评》、《解码财商》等节目,选取当下最抢眼的财经事件和最热点的新闻话题,用犀利词锋为观众激情解说。



但随着关注多了,评判也越来越多。观众的感受是其做节目更多是为了节目效果。有投资人评价,郎咸平的观点和学说不是基于学术研究,有些言论过于夸张,本质是其实就是基于受众研究。知道观众喜欢听什么就去迎合,所以即便言论漏洞百出也能获得一批拥趸。说白了,可信不可信根本就不是重点,重点是你愿意看。



 李大霄: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李大霄可以说是财经圈内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曾在A股多个敏感时刻抛出婴儿底、钻石底。也正是因为争议,让李大霄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甚至有机构预测,李大霄的网红身份可带来10亿元的估值。




笔者曾亲临过李老师的讲座现场,通知讲座前,并告知现场将会有保安,讲座人数也要受限,讲座时间也是一改再改。这倒是笔者听了那么多次讲座中安排比较引人注意的一种方式。带着好奇与求知欲望,笔者有机会亲睹了李老师讲“钻石底”。


后来才知,是为了防止不怀好意的社会人士混入现场“报复”造成事故,这与李老师一直备受争议的言论有关。人红是非多,有褒就有贬。有的人认为他是业内良心,心系散户;而有的人则认为他哗众取宠,不值一提。


曾经有投资人说:“李大霄不研究个股,而是赌博式猜点位,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与其说是经济学家,不如说更像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娱乐明星。但至少作为一个网红是有价值的,至于是不是值10亿就不好说了。”但李老师霸气回复:“你不觉得攻击李大霄的人才是哗众取宠吗?”


但其实,投资者都应该明确,股市中没有谁能准确说出高低点,理解为一个区域更为合理。自己擦亮双眼,不盲目跟风,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别人的话……参考参考就可以了。



 廖英强:讲投资的段子手?


廖英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股虫”,偶然的一次接触股市之后,从天津广播电台股票节目“嘉宾主持人”,到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一哥”。在两小时的股评节目《谈股论金》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人气一直比较高,收益率表现稳定。廖英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趣幽默风格,枯燥单调的数字曲线和技术讲解在他口中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也让一些散户看到了自己不曾看到和想到的分析层面,被粉丝戏称为“讲投资的段子手”。



交易日的每天上午,廖英强都会坐在办公桌的电脑前,分析当天的走势。廖英强在一开始确实真是在帮股民做投资。


随着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他推荐的股票,往往能在当天有5%左右的涨幅。由于中国股市采用“T+1”制度,当天买入的股民无法在当天卖出,提前介入的廖英强则有卖出的权利。这也给廖英强有“左右估价”的机会,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材料,估算廖英强在其操纵的个股上平均获利3%-5%。


这样的局面廖英强应付出代价,难道股民就没有需要反省的地方吗?如果股民更加理性看待投资,也不会有下一个“廖英强”。


财经人士在这个领域的价值是应被承认的。吴晓波说过:“有'北胡(胡舒立)南叶(叶檀)'在那里,中国财经评论界的性别力量就平衡了。”若财经人士真的作为“网红”,依靠的是专业知识和准确判断,而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欲说还休,更不是忽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网络 / 图片|


友情链接